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蓝簸箕你 2025-11-04 阅读:74228 评论:0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一纸公告揭开了一场事关42.87亿元的天价诉讼,AI龙头上演股权“罗生门”。被告方是今年A股有着“寒王”之称,且股价一度超越茅台的明星公司寒武纪;而起诉方则是公司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

  10月31日晚,寒武纪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了梁军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梁军请求法院判令公司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约42.87亿元。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这场诉讼源于一份2019年签署的《持股计划》。梁军主张寒武纪应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而寒武纪则坚持应按照约定的程序和价格回购股份。据悉,寒武纪的股权激励相关主体于2023年先行起诉梁军,要求其配合办理股权回购手续,该“回购案件”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判决。截至10月31日收盘,寒武纪股价报1375元/股,这笔争议股权的市值已高达158.44亿元。

  悬殊的价差:5万元、42亿元、158亿元

  这笔梁军诉请寒武纪赔偿的天价股权激励损失是理解本案的核心关键,即“42.87亿元”的认定从何而来?

  在寒武纪披露的公告中可以看到,梁军在本案中主要有两点诉讼请求:一是起诉要求确认2017年—2022年的劳动关系;二是索赔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他索赔的依据是其间接持有的1152.32万股寒武纪股票,按照2024年10月10日寒武纪股票最高价372元/股计算得出。

  然而,寒武纪在公告中给出了完全不同的价值认定。寒武纪称,在梁军离职前,其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019年,梁军与其他参与公司持股计划的主体共同签署了《持股计划》。据了解,梁军诉讼请求中提及的“股权激励”,对应其在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和天津玄算九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个员工持股平台的出资额合计仅5.26万元。

  寒武纪表示,梁军因与公司存在分歧,于2022年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因梁军离职时间处于其持有的持股权益不得被处分的期间,其在员工持股平台的出资额及对应的持股权益被要求按照《持股计划》约定转让给指定的股权激励相关主体。

  《持股计划》明确约定,持股主体在持股权益不得被处分的期间内离职的,触发回购条件,其持有的持股权益应按约定被回购。

  因此,寒武纪认为,公司应按照约定的程序和价格回购股份。此前,梁军自公司离职后,公司依据其本人签署的《持股计划》已执行回购安排,但梁军拒绝配合办理回购手续。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主体已于2023年起诉梁军,请求人民法院判令梁军配合完成回购所涉工商变更登记,回购案件已开庭审理,正在等待法院判决中。

  今年以来,寒武纪增长势头迅猛,同比实现大幅扭亏为盈。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为5.67亿元。前三季度营收为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为16.05亿元。随着寒武纪股价在AI浪潮中持续上涨,截至10月31日收盘,这笔争议股权的市值已达到惊人的158.44亿元。

  从5.26万元到42.87亿元,再到158亿元,同一笔股权在三重维度下呈现出截然不同且差异巨大的价值认定,这或许也是双方走向对簿公堂的核心原因。

  诉讼拉锯战:两度败诉后的新策略

  这并非双方首次对簿公堂。寒武纪在说明中表示,在本次诉讼前,梁军自公司离职后,因持股权益被依据《持股计划》的约定回购,其先后提起两起案件,均以梁军败诉结案。

  人民法院及仲裁机构经审理认为,梁军承认该等文件上的签名均为其本人签字,梁军提出的请求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两案均驳回了梁军的请求,裁判文书已发生法律效力。

  既然已经两次被驳回,梁军再次起诉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答案指向了那份2019年底签订的《入职意向书》。梁军主张,自己获得股权激励是意向书中商定的年薪、股权授予等内容,属于薪酬的一部分,而非离职时按一般约定回购的普通股权激励。在此基础上,梁军再次就该笔股权激励提起诉讼。

  梁军并非寒武纪的普通高管,而是公司早期的核心骨干之一。招股说明书显示,他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历,曾在华为系供职近17年,历任工程师、技术专家,是业内经验丰富的芯片设计专家。梁军2017年加入寒武纪,在任职期间,其曾主导推出了寒武纪首颗7nm训练芯片,他还曾公开表示他对寒武纪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他离职的原因,寒武纪将其归因于“与公司存在分歧”。市场传闻称,梁军与创始人陈天石在发展策略上存在重大分歧,梁军倾向于技术深耕,而公司更需要快速商业化落地。

  梁军则在诉状中表示,由于寒武纪未履行《入职意向书》的约定,且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因此自己在2022年2月10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寒武纪于2020年7月20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2024年1月2日,其间接持有的寒武纪股票解禁。他曾提出减持申请,但寒武纪不配合减持。

  对此,寒武纪认为,关于梁军在本次诉讼起诉状中提及的《入职意向书》中股权激励的约定,生效仲裁裁决书认定,不论《入职意向书》自身应作何种解释,双方均可合意进行变更,梁军在签署《持股计划》时已经了解其基本内容,并同意根据该内容来确定自己接受股权激励的具体条件,应受其后续签署的相关文件的约束。

  离开寒武纪的梁军自己开始了创业征程。公开资料显示,梁军离职后加入上海昉擎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4年8月出任CEO,公司业务方向是专注于“上下文相关”与“上下文无关”解耦的分布式计算架构研发,目标是为客户提供AI计算产品与服务。该公司在2025年7月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包括小米战略投资部、蔚来资本和上海临港创投等。

  目前,这桩“天价”索赔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而此前的回购案件也正在等待法院判决。

  寒武纪表示,本次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利润没有影响,对期后利润的影响尚需依据前述案件的法院生效裁判结果进一步评估,案件对公司日常研发及经营不存在影响。公司已聘请律师团队对梁军的诉讼请求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将积极应诉、答辩,全力应对离职高管的“不当诉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热门文章
  • 北京楼市动态:2025年10月住宅成交量深度解析

    北京楼市动态:2025年10月住宅成交量深度解析
    2025年10月北京住宅市场成交数据显示,新房网签175套,二手房成交744套。纵观全年走势,二手房市场波动明显,5-9月成交量维持在12784-15843套区间。本文深度剖析北京房地产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专业参考。 2025年10月30日,北京房地产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当月最后一天,新房网签量达到175套,二手房成交量则攀升至744套。将时间线拉长观察,10月整体表现更为亮眼,新房累计成交3289套,二手房更是突破万套大关,达到11231套。 回溯...
  • AI翻译“神器”亮相广交会 仅2秒响应时间 实现“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AI翻译“神器”亮相广交会 仅2秒响应时间 实现“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翻译又快又准!” 在第 138 届广交会上,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收获众多外商青睐,不少客商当场下单。这款产品凭借硬核性能,成为展会跨语言沟通的 “明星装备”。   依托最新升级的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实现多语种即时对话新突破。其支持 80 多种外语、200 多种中国方言的实时语音对话,翻译覆盖 200 多个国家及地区,还能提供 18 种语言的无网络翻译服务;首字响应时间从 5 秒缩短至 2 秒,真正达成 “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 一游客反映在九寨沟旅游遭恐吓:旅行社赔付,导游书面道歉

    一游客反映在九寨沟旅游遭恐吓:旅行社赔付,导游书面道歉
    据任女士介绍,国庆前夕,她在抖音平台看到“四川中国国旅成都锦江分社”发布的广告信息,“九寨沟、黄龙三天两晚跟团游,1200块钱一个人”。任女士称,9月19日晚,她就下单支付了其一家三口的团费,但等到团期临近了,都没等到商家发来的合同。反复催促后,四川雁南飞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雁南飞旅行社)工作人员与其联系,并向任女士发来了电子版合同。“我是在国旅下的单,扣费商户名称也显示的是‘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锦江分社(下称:锦江国旅)’,但跟我签合同的却是雁南飞旅行社。”...
  •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一纸公告揭开了一场事关42.87亿元的天价诉讼,AI龙头上演股权“罗生门”。被告方是今年A股有着“寒王”之称,且股价一度超越茅台的明星公司寒武纪;而起诉方则是公司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   10月31日晚,寒武纪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了梁军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梁军请求法院判令公司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约42.87亿元。   这场诉讼源于一份2019年签署的《持股计划》。梁军主张寒武纪应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而寒武纪则坚持应按照约定的程序和...
  • 【券商聚焦】摩根大通:医疗保健股回落为明年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首选康方生物(09926)等

    【券商聚焦】摩根大通:医疗保健股回落为明年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首选康方生物(09926)等
    金吾财讯 | 摩根大通研报指出,内地医疗保健股自上月初以来明显回调,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及沪深300医疗保健指数月内分别下跌12%及9%,对比恒指下跌2%及沪深300指数上涨1%。该机构认为有关股份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中美紧张升温,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增加促使投资者获利;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较温和版本附加至明年《国防授权法》,引发对医药外包服务的不确定性;叠加美国是否将透过更多监管,如限制中国授权交易或中国来源临床数据,以限制中国生物科技及制药业的担忧。近期多项授权交易均未提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