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年卖出上千万支的神经生长因子产品退潮,海特生物赴港“输血” 创新药能否突围|创新药观察

蓝簸箕你 2025-11-01 阅读:27504 评论:0


  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特生物”)近日披露的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颓势凸显,营收与利润双双承压。公告显示,单三季度公司营收 1.47 亿元,同比下滑 11.74%;归母净利润亏损 1.19 亿元,同比降幅超 600%,成为近年业绩恶化关键节点。

  作为神经与肿瘤领域药企,海特生物核心神经生长因子产品“金路捷” 受医保控费、基层铺货减少影响持续衰退,叠加天津汉康商誉减值 8500 万元直接侵蚀利润,公司深陷 “营收增长乏力、亏损加剧” 的恶性循环。

  在业绩承压背景下,海特生物同步披露H 股上市筹备公告,计划募资 5—8 亿港元用于创新药研发、补充营运资金及产能扩建。此番赴港上市既是缓解资金链紧张、为研发 “输血” 的无奈之举,也折射出国内中小药企的普遍困境:一边需维持高研发投入突破管线瓶颈,一边面临核心产品疲软、政策集采挤压、现金流恶化等多重压力,转型突围之路充满挑战。

  业绩陷双重困局

  作为成立于1992 年、2017 年登陆创业板的武汉本土药企,海特生物以 “神经—肿瘤” 双赛道为核心定位,早期凭借全球首个商品化神经生长因子药物“金路捷”(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奠定行业地位,后续通过收购天津汉康(CRO/CDMO 业务)、参股北京沙东(创新生物药)、布局荆门汉瑞(原料药基地),逐步构建 “化学药 + 生物药 + 原料药 + 技术服务” 的多元化业务矩阵,目前在神经损伤修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是国内神经生长因子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曾一年卖出上千万支的神经生长因子产品退潮,海特生物赴港“输血” 创新药能否突围|创新药观察

(来源:海特生物2025年三季度报)

  从核心业绩指标看,海特生物已连续四年陷入“营收增长乏力、亏损幅度加剧” 的恶性循环,2025 年三季度成为业绩恶化的关键节点。

  2019 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金路捷被正式调出国家医保乙类目录。这一调整与 2019 年国家卫健委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纳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直接相关。

  2022 年,海特生物营收为6.89 亿元,同比增长12.03%,但核心产品“金路捷”终结此前连续五年的增长趋势,实现收入1.46 亿元,同比下降11.75%。随后在2023 年,公司营收下滑12.6%,营收仅 6.02 亿元,创 2019 年以来新低。

  2024 年虽借助 CDMO 业务增长与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获批,公司营收实现7.75%的增长,回升至6.49 亿元,但增长基础薄弱;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再度下滑 6.45% 至 4.22 亿元,单三季度营收 1.47 亿元,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1.74%,主要因基层医疗渠道 “金路捷” 铺货减少、CDMO 订单延迟所致。

  净利润的恶化速度远超营收下滑幅度,2021 年公司尚能实现归母净利润 600 万元,扣非净利润不足千万元;2022 年首次转为亏损,归母净亏 0.14 亿元、扣非净亏 0.39 亿元,主要因 “金路捷” 收入下滑导致毛利率微降 1.2 个百分点,叠加研发费用增加 0.18 亿元。

  然而到了2023 年,海特生物亏损幅度出现爆发式增长,归母净亏1.21 亿元、扣非净亏 0.45 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 764.29%、15.38%,除核心产品疲软外,荆门汉瑞原料药基地投产带来的年折旧摊销超千万元、天津汉康 CRO 业务收入下滑 25% 成为重要拖累。

  2024 年,海特生物归母净亏有所收窄为0.69 亿元,但扣非净亏扩大至 0.89 亿元,反映主营业务亏损加剧,盈利依赖政府补助,当年公司获补助2.21 亿元;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亏 1.58 亿元、扣非净亏 1.8 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 297.78%、306.74%,单三季度归母净亏 1.19 亿元,占前三季度亏损额的 75.3%,主要因天津汉康商誉减值 8500 万元直接侵蚀利润。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核心产品“金路捷” 的持续衰退成为海特生物业绩恶化的关键。作为曾经贡献超60% 营收的神经生长因子药物,自 2021 年医保控费后销量从 2020 年的 1200 万支降至 2024 年的 680 万支,2025 年前三季度再降 18% 至 450 万支,单价较 2019 年集采前下降超过四成,收入贡献占比从巅峰时的90% 跌至不足 20%。

  研发断供风险

  尽管业绩持续承压,公司仍未缩减创新药投入,试图通过研发突破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从研发投入强度看,2022—2024 年,海特生物研发费用始终维持在1.2 亿元以上,占营收比例从 18.1% 升至 19.71%,远超医药制造业 10% 左右的平均水平;2025 年前三季度虽营收下滑 6.45%,研发费用仍达 0.76 亿元,占比 18.01%,在中小药企中处于前列。

  研发策略逐步从“广撒网” 转向 “聚焦核心”:2024 年将研发团队从 691 人优化至 537 人,2025 年进一步暂停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等临床前冗余项目,集中资源攻坚肿瘤与心脑血管两大赛道;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从 2024 年的 4.81% 微升至 6.2%。

  目前,海特生物研发投入已逐步转化为管线进展,其中核心1 类生物药沙艾特 ®(注射用埃普奈明)作为全球首款 DR4/DR5 激动剂,在2023 年获批上市后,2024 年末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5 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28%,虽受医保降价影响单产品收入仅 0.32 亿元,但目前其正推进骨肉瘤、淋巴瘤等新适应症临床,预计2026 年完成关键数据披露。

  海特生物的2 类新药 HKG-320 注射液(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已进入临床二期,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风险的适应症填补国内空白,已完成30% 患者入组。2024 年获批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心脑血管领域)通过国家集采申报后,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海特生物的现金流状况恶化也迫在眉睫。2022 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尚达1.02 亿元,主要依赖应收账款回收;2023 年骤降至 0.32 亿元,同比减少 68.63%,因“金路捷” 销售回款延迟;2024 年回升至 0.58 亿元,但主要因收到政府补助 1.2 亿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 0.8 亿元,并非主营业务现金流改善。

  2025 年前三季度,海特生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为- 7604 万元,同比减少 374.1%,一方面是 “金路捷” 销量下滑导致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 0.3 亿元,另一方面是荆门汉瑞采购原材料支付现金增加 0.5 亿元,资金链紧张态势显著加剧。截至 2025 年 9 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 1.7 亿元,较年初减少 59.55%,难以覆盖 1.2 亿元的短期借款与 0.8 亿元的应付账款。

(来源:海特生物2025年三季度报告)

  同时,行业政策压力加剧,2025 年集采扩展至 15 种生物药,公司的沙艾特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 2 个主力品种被纳入,预计价格仍将下降,而肿瘤领域同质化竞争加剧,与头部企业差距拉大。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海特生物应对资金压力的关键举措。面对货币资金持续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转负的困境,2025 年 10 月,海特生物披露了H 股上市筹备公告,业内人士预计将会为创新药研发上市注入后续资金。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若赴港上市募资不及预期,公司可能面临研发断供风险,而收缩研发又将丧失长期竞争力,中小药企的转型困局在其身上集中显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网)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热门文章
  • 北京楼市动态:2025年10月住宅成交量深度解析

    北京楼市动态:2025年10月住宅成交量深度解析
    2025年10月北京住宅市场成交数据显示,新房网签175套,二手房成交744套。纵观全年走势,二手房市场波动明显,5-9月成交量维持在12784-15843套区间。本文深度剖析北京房地产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专业参考。 2025年10月30日,北京房地产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当月最后一天,新房网签量达到175套,二手房成交量则攀升至744套。将时间线拉长观察,10月整体表现更为亮眼,新房累计成交3289套,二手房更是突破万套大关,达到11231套。 回溯...
  • AI翻译“神器”亮相广交会 仅2秒响应时间 实现“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AI翻译“神器”亮相广交会 仅2秒响应时间 实现“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翻译又快又准!” 在第 138 届广交会上,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收获众多外商青睐,不少客商当场下单。这款产品凭借硬核性能,成为展会跨语言沟通的 “明星装备”。   依托最新升级的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实现多语种即时对话新突破。其支持 80 多种外语、200 多种中国方言的实时语音对话,翻译覆盖 200 多个国家及地区,还能提供 18 种语言的无网络翻译服务;首字响应时间从 5 秒缩短至 2 秒,真正达成 “用户开口,译文同步”...
  • 一游客反映在九寨沟旅游遭恐吓:旅行社赔付,导游书面道歉

    一游客反映在九寨沟旅游遭恐吓:旅行社赔付,导游书面道歉
    据任女士介绍,国庆前夕,她在抖音平台看到“四川中国国旅成都锦江分社”发布的广告信息,“九寨沟、黄龙三天两晚跟团游,1200块钱一个人”。任女士称,9月19日晚,她就下单支付了其一家三口的团费,但等到团期临近了,都没等到商家发来的合同。反复催促后,四川雁南飞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雁南飞旅行社)工作人员与其联系,并向任女士发来了电子版合同。“我是在国旅下的单,扣费商户名称也显示的是‘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锦江分社(下称:锦江国旅)’,但跟我签合同的却是雁南飞旅行社。”...
  •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一场天价官司:寒武纪“寒不寒心”
      一纸公告揭开了一场事关42.87亿元的天价诉讼,AI龙头上演股权“罗生门”。被告方是今年A股有着“寒王”之称,且股价一度超越茅台的明星公司寒武纪;而起诉方则是公司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   10月31日晚,寒武纪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了梁军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梁军请求法院判令公司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约42.87亿元。   这场诉讼源于一份2019年签署的《持股计划》。梁军主张寒武纪应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而寒武纪则坚持应按照约定的程序和...
  • 【券商聚焦】摩根大通:医疗保健股回落为明年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首选康方生物(09926)等

    【券商聚焦】摩根大通:医疗保健股回落为明年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首选康方生物(09926)等
    金吾财讯 | 摩根大通研报指出,内地医疗保健股自上月初以来明显回调,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及沪深300医疗保健指数月内分别下跌12%及9%,对比恒指下跌2%及沪深300指数上涨1%。该机构认为有关股份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中美紧张升温,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增加促使投资者获利;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较温和版本附加至明年《国防授权法》,引发对医药外包服务的不确定性;叠加美国是否将透过更多监管,如限制中国授权交易或中国来源临床数据,以限制中国生物科技及制药业的担忧。近期多项授权交易均未提振市...